做人,要懂分寸。
所謂分寸,就是知進退、明得失。心中有尺,行事有度:不卑不亢,剛?cè)岵?,外圓內(nèi)方。
該進時進,該退時退;該顯時顯,該藏時藏。在什么位置,做什么事;端什么碗,吃什么飯。
行事留余地,就是給自己留退路。
“俯仰無愧天地,褒貶自有春秋?!?/span>
閱盡千帆,淡泊寧靜;歷經(jīng)滄桑,坦然處世。恰到好處的分寸,是畢生的修行。
是人就會有惰性。累了、乏了,總想偷懶歇一歇。但做事最怕一個“拖”字。
今日事,今日畢。明日復明日,明日何其多?不珍惜今天的人,如何把握明天?
拖延久了,人便老了,事便黃了。日復一日,小事拖成大事,好事拖成壞事,易事拖成難事,最終一事無成。
陶淵明曾警醒世人:“盛年不重來,一日難再晨。及時當勤勉,歲月不待人?!?/span>
勤則無難事,拖則萬事休。想清楚就去做,邁出第一步,后面的路自然清晰。